专访慕尼黑工大前副校长孟立秋:高校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 |
“研究型大学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高水平创业型人才?”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话题之一。近日,科技日报记者走访了常年排名德国大学榜首的慕尼黑工业大学(简称慕尼黑工大),访问了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、曾任该校常务副校长多年的孟立秋教授,与她一起深入探究慕尼黑工大的人才培养之道。
应对危机激发创新思路
迄今为止,创建于1868年的慕尼黑工大已培养出18位诺贝尔奖得主。“大学是积累知识、传播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地方。”孟立秋教授说:“它应该是一个多元化人才宜居的地方,不仅有实验室等软硬件设施,更要有自己的校园文化,师生之间有非常多的良性互动,保持开放和对知识与创新的渴望。”
近年来,慕尼黑工大的全球排名不断上升。孟立秋介绍说:“慕尼黑工大也曾面临经费不足,要裁撤600个工作岗位的危机。后来我们通过内部挖潜和调整学科布局渡过难关,并使得所有学科都能获得足够的资金。这使得我们走向了理、工、医等学科综合发展的道路,交叉学科的创新能力也在得到加强。现在,慕尼黑工大不断推进新的改革,将所有院系整合到7个学院之中,以促进交叉学科的交流和发展。”
慕尼黑工大是德国国际化最好的大学之一。“得益于硕士以上课程全英语教学,慕尼黑工大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,不懂德语的学生也可以来这里求学,国际上最顶尖的人才也愿意来这里任教。” 孟立秋说,“对于国际学生而言,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回复特别快,不用等截止日期就会通知是否录取你。慕尼黑工大还有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地方是它很‘阳光’。教授们心态很年轻,经常与学生交流,会让学生心里暖洋洋的。”
结合当地优势培育创业型人才
在参加精英大学评选时,慕尼黑工大提出了“创业者大学”的概念。它的使命是培养创业人才,而非就业人才。孟立秋说:“慕尼黑工大是创造就业机会的,这也是对研究型大学的要求之一。慕尼黑工大将其作为战略目标,包括在课程设置中,积极鼓励学生去选修如何创业的课程,并在学习阶段就给他们试错的机会。”
谈到慕尼黑工大面向在校学生的试点创业平台,孟立秋说:“这是20多年前在宝马公司赞助下建立的,每年投资大约500万欧元。它可以帮助学生成立初创企业,让学生提前了解创业会遇到些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。让学生心理有准备,将来创业时就不会过于乐观。事实上,我们在培养学生创业的时候会跟学生说,不可能一步登天,先到企业中学习经营,积累人脉,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再创业可能会更顺利。很多德国初创公司的领导者都曾经在西门子、宝马这样的大企业中工作过。”
“后来,试点创业平台拓展出了所谓的‘学生工坊’。它为学生提供各种工具和基础设施,例如3D打印机等,从而让学生去实现创新的想法。我们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,而不是死读书。”孟立秋说,“学生们在工坊里很容易遇到不同专业的人,更容易组建跨学科团队。学生们感到对他们启发最多的是可以在不同项目里扮演不同角色,如管理者、工程师等。经过历练,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就比较强。”
通过这些措施,慕尼黑工大已经孵化出不少初创企业,尤其是在AI方面。典型案例包括总部位于慕尼黑的飞行出租车公司Lilium。
注重培养学生三种能力
孟立秋说:“慕尼黑工大特别强调和注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。一是系统思维能力。德国教育体制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,而不是竞争技能。这种系统思维会带来全局观,有利于找到全局最优解。二是批判性思维。简单地说就是对事物持质疑的态度。质疑是创新的基础。哪怕是公理,你也可以去质疑。任何的公理都会有局限性和时效性。三是和不确定性相处的能力。不再纠结于让学生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,而是强调怎么去面对不确定性,同时还可以作决策。”
“我们希望慕尼黑工大的学生能勇敢面对复杂的难题,如环保、气候、能源等。这是现代顶尖大学最关注的内容之一。”孟立秋说,“未来,大学会更加注重微学习的概念。即不再简单的以追求学位为目标,而是需要什么学什么。学生自主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,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。此外,基于内驱力的学习也会变得更加重要。这样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会更高,心理也会更健康,有利于把学生的好奇心与对社会的有用性结合起来。”
(原标题:高校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——专访慕尼黑工业大学前常务副校长孟立秋院士)